近日获悉,南海海洋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(LTO)的研究人员,利用在南印度洋副热带环流结构方面研究的表层漂流浮标(Surface Drifters)资料,模拟马航失联客机残骸的漂移轨迹,在一定程度上反推客机坠落位置,希望对飞机的搜寻工作提供帮助。
南印度洋热带—副热带环流圈主要由10°S的南赤道流、西部的马达加斯加沿岸流、南印度洋流以及西澳大利亚流构成,在环流圈中部存在庞大的涡旋系统。通过海面的漂流浮标(由Argos卫星系统定位追踪),可观测海洋表层流动。本次工作选取经过留尼汪岛附近(53°~59°E,18°~24°S)并且在进入该区域前仍有600天以上的历史浮标数据(图1),模拟飞机残骸的漂移轨迹。
研究发现,浮标在西风的作用下沿着40°S线快速进入印度洋中部,之后转向北部进入涡旋区,受到中尺度涡影响很多浮标会“滞留”此处,继续向北则会进入稳定而快速的南赤道流,向印度洋西部靠近,到达目标区域。在已知飞机残骸首次出现在留尼汪岛的基础上,向前推算终结时间(约为520天)并追踪历史浮标轨迹,可推算出飞机坠落区域,大致(74°~78°E,35°~38°S)以及(89°~96°E,29°~39°S)(图2)。
相比之前的搜索区域,由浮标推算的坠落位置更靠近印度洋中部海盆,谨以此结果供有关部门参考,希望早日搜寻到失联客机。
图1浮标的移动轨迹和目标区域所处位置
图2 马航MH370坠落可能区域